用一体化的方式
落实中国2060年气候目标
并辅以定制化的附加价值
CO2050工具箱
服务模块
索杰公司为其客户提供了一个定制化的工具箱,用于住宅和非住宅类建筑的可持续性规划、建造及运营。基于大量成功案例和长期经验,在具体项目中实现欧盟2050年气候保护目标成为了我们项目主要的绩效目标之一。
基于全生命周期的分析方法,我们的服务模块能够在整个项目的价值链上相互补充。
通过与目标客户群体的沟通,我们会陪伴客户们从最初的想法的提出,到参与投资过程,最后再到可持续建筑的后期运营,整个期间始终以高效和稳健的规划为先导。
我们的设计工作方法适用于新建工程和改造任务。服务的跨度可以从单个建筑到建筑群体,也可以从整个城市区域到具体的工业片区。
已实现的项目都包含着
具有个性化需求的
复杂生活环境
整体愿景
中国2060气候目标
为了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欧盟制定的2050年气候保护目标显得宏图远大,旨在将二氧化碳和其他排放降至最低。这些目标对于建筑业、政府和企业都是全新的挑战。而中国和其他国际相关市场也已经设定了类似的目标,同时美国也重新加入了《巴黎协定》。
我们正处于一个全球整体模式的转变中,这也需要在规划工作当中的传统方式上进行颠覆性的改变。但新的规划方法需要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实践来确保项目在世界范围内获得全面成功。
新规划方法的主要焦点是如何制定一个气候零负荷的发展战略。这个战略既需要产生实实在在的附加价值,给开发者的财务方面带来实在的利益,又需要让使用者在一个宜居的环境中可以随时体验。
要做到这一点,发展战略不仅必须服从科学的要求,而且还需在个人体验上吸引用户。不仅要缓和政策的敏感性和政府部门之间的不同步性,有时还需要协调和公司或政府部门的内部目标相悖的情况。
主要趋势
在未来学科中有一个的大的趋势概念,就是现实中的大变化和发展都往往会源自意识的转变,这些意识包括在人们的无意识的行为,思想及梦中。例如无可阻挡的国际的化浪潮及跨文化现象的发生,会真实影响并改变接下来的人们50年时间里真实的生活。这些改变有些是新的工作模式和数字化带来新的工作机会,有些是人口的变化导致人们对健康和日常环境的更加关注。
所以,关键在于如何将这些大趋势成功地结合起来,以可持续的方式适应我们的环境,从而适应未来半个世纪的生活方式。因此,可持续性就变得有些复杂——目前整个世界的基础目标是能源效率、资源保护、污染预防,但也包括普通人们日常的舒适、福利、社区生活的乐趣等。
可持续的生活环境
积极、舒适、并能引人共鸣的建筑和社区并非来自于气候保护目标的实现,而是来自重视并利用每一个小项目及其小目标,从而产生协同效应。可持续发展战略从整体全面到具体实施细节带来各种效应。包括在社会、功能、生态和美学方面,无论是在办公室工作,在休闲时间还是在家庭时间,以具体的方式来真正改善使用者的日常生活。同时这样项目的高质量也意味着可靠的经济投资,从而带来安全的和长期稳定的价值。
无论是对业主、用户还是经营者来说,
可持续性生活环境的项目,其实也是“适应未来”的项目。
成功的项目
总会紧密的与
个体的需求联系起来
我们的策略
复杂性是一种财富
为了实现一个全面、宜居并可持续的日常世界愿景,我们必须将技术上的可能性、质量监督以及有效的投资理念与符合本地当地情况的专业知识、社区特性等软性因素结合起来。创建一个独立的“索杰”,将不同的视角与所需的各种专业性知识集成在一起。
只有保证在此矩阵中透明地反应所有计划因素,参数和目标后,才能出现有效而有针对性的过程及结果。这需要加强认识及利用协同作用。 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发现新的机会,优化互动并创建系统化、结构化项目策略。这些策略可提供具体的、可衡量和可预测的附加价值。而这些附加价值其实已经远远超出欧盟2050年以及全球气候保护目标的实现范围。
应对新规划策略的新规划工具
我们在可持续性建筑方面面临的最大挑战不是技术,而是实施过程的复杂和不同的社会文化。我们需要一个容易沟通的并且直观的综合性工具,从而以合理的方式清晰量化和评估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和变量,从而创造一个软性的“公平竞争环境”。
可持续性策略是智能化过程的基础
通常,可持续性被视为“随后添加”的附加性内容。然而,索杰却将可持续性理解为整个智能化过程的基础,它首先以一种容易被理解并接受的方式将社会、经济和生态方面联系起来,接下来勾勒出一个跨主题的目标,一个具体的目标。当然,这总是一个复杂的工作。
评估 - 整合 - 实现 - 复制
我们的CO2050工具箱将从目标设定、规划、执行到建设项目的运作的整个过程一一反应到相应所需的关键行动中,包括评估、整合、实现和复制。每一步都将技术规划与政策解读、个人目标和指导原则结合起来,并加以灵活的权衡。
.复杂性并不是简单随着单一方面的叠加进展而出现的,而是在全生命周期中处处考虑并设计出稳健而灵活的发展策略。这些策略从全球气候保护目标的背景出发,紧接着针对这些独立或关联的目标开展实践,从而让人们的愿景一一实现。
适应未来
在广泛地整合各种目标后,其结果是项目就会具有内在的灵活性、扩展性、衍生性和适应性。同时,项目的用户也会很容易识别他们的使用环境并让项目所有者和运营商可以有效地对意外情况作出反应并做出相应的适应性变化。
通过专家组的合作提高设计效率
"我们在设计中,始终秉持突破固有思考模式的理念。因此,我们时常联合各个方面的专家,借助合作的创新力量来面对规划挑战。"
(Rolf Demmler)
为了能够在实践项目中实现这种规划策略,我们依赖于各个领域层面的专家和相关知识。他们其中一些具有非常专业的水准,来自不同(国际)中小企业的系统。因此,我们始终保持着管理、沟通、技术一体化的团队配置。
在这种配置下,我们重新定义团队的工作理念:通过广泛的技术整合建立更高效的工作结构;在项目过程中产生更少的间接费用;采用真正灵活的设计,控制和实现方式。我们也会经常自我审视团队对项目的把控能力:在工作过程中是否直接透明,热情且高度灵活,满足客户具体要求:
这种理念对于识别客户高度重视的要求、目标和愿景是非常有效的。
另一种理念也导致了我们在中国项目中的成功,即是德国典型工程哲学。所以我们通过各领域的高能力合作伙伴,把国际兼容的规划专业知识和服务文化融入到项目中去。
这填补了在规划工作过程中,团队基于一设计般指南而根本无法提供解决方案的空白。 最终,我们也在全球项目的经验和客户积极的反馈里,得到了对这种开放式专家系统和规划策略具有高质量,高效率的肯定。
索杰公司 – 业务
索杰USP的业务
公司团队在项目的所有阶段都保持着灵活性和效率性
公司团队具有综合、全面的视角和各个领域的专业知识
公司团队十分擅长在了解具体项目的情况后有把握地确定和使用协同模式
我们非常乐意采纳并实现客户独立的规划目标
根据数据的规划和通信过程来进行设计是公司团队的工作特点
对每个规划项目里程碑上,可量化和可限定设计变量的总结是我们团队的重要工作经验
在项目中,团队一般将执行总结作为决策的综合依据
我们的规划非常重视项目整个生命周期的长期成本安全
中欧桥梁
20多年来,我们一直致力于中欧文化的交流。公司在这两个区域的市场里都有涉及当地背景的,广泛的专业知识储备。同时我们也积极在公司的国际项目中结合并运用这些储备知识。
这样,我们不仅可以将两地的规划经验用于具体项目,还可以有针对性地、高效地管理在中欧双方在各自文化背景下积累的技术,并开展一些战略性项目交流。
其实全球企业中有很多公司便受益于我们在中德项目中的独特知识和经验,其中包括战略性研究项目(大众)和亚迪斯以及巴斯夫在中国实现的可持续建筑项目。
而通过这样的工作,我们能够确切地了解中国建筑和规划行业中存在的阻碍与不足,在实际项目中尽量避免。因此,相比如今许多低估了这些阻碍和不足的公司,我们的团队具有更强更高效的实力。换句话说,这也是我们可以节省成本实现项目的方式;让团队的规划设计更快,更有效,并具有期望的质量。
公司在中欧两地市场都有广泛的专业知识储备和专家合作系统
在每个项目中,我们都会要求设计团队熟悉当地规范、行业惯例和客户的期望
公司的设计团队对于项目中德文化互动具有高敏感性,以促进有效的工作进度
我们在规划过程中会积极利用地方协同效应来提高设计质量
对欧盟和中国团队之间进行内部技术管理的流程是公司特色之一
公司的两个分部 – 中国索杰和德国索杰会经常“面对面”进行战略性的项目经验交流
公司的两个分部 – 中国索杰和德国索杰会经常“面对面”进行技术性的项目技术交流
索杰公司 – 业务范围
索杰USP的业务范围
公司团队具有综合、全面的视角和各个领域的专业知识
公司团队在项目的所有阶段都保持着灵活性和效率性
公司团队十分擅长在了解具体项目的情况后有把握地确定和使用协同模式
整合地方政府的指导方针和目标计划是我们业务中重要的一环
根据数据的规划和通信过程来进行设计是公司团队的工作特点,
对每个规划项目里程碑上,可量化和可限定设计变量的总结是我们团队的重要工作经验
我们与政府机构为项目的规划目标进行沟通时,会明确说明其各个转专业方面的相互依赖关系是非常必要的
在规划过程中,我们可能会邀请各种专业机构进行合作(公用事业、 能源供应、住房合作社等),以此提高设计质量
我们的规划非常重视项目整个生命周期的长期成本安全
面向未来的计划
我们在中国工作了近20年,生活在一个快节奏、不断变化的社会和政治环境中。在这个全球城市化率最高的国家,我们不可避免地要在每一个城市规划项目中,战略性地考虑和预测我们的规划设计能否适应未来的中国发展,保持弹性以进行更高层次的优化和修订。
在未来,中国城市的建筑、社区、区域建设永远不会“完工”,它们总是在不停的发展。同理于欧盟的气候保护目标,与过去几十年相比,现在的标准和目标也在不断变化、发展。
因此,索杰将每个规划组成部分(建筑、外部、基础设施、整体)视为一个自适应系统。在设计时,模拟当地环境后在其中对规划进行动态优化。与此同时,我们认为在项目之外交流“积累的经验”也是我们工作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即使项目后续行动不应再属于我们的职权范围。通过这种方式,我们的工作能够有效地建立一个远远超出当前任务进度的设计和创新周期。
公司已经设计了为适应未来市场和项目需求的策略机制
公司经常会总结和归纳“积累的经验”,为未来项目做好充足准备
我们重视包括所有项目参与者和项目阶段的设计创新周期。
我们在处理高度多样化并且涉及专业广泛的项目时具有丰富的经验。